合肥人的冬至

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,也是标志冬天的第四个节气,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。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,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冬至,十一月中。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。”

古人认为:“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”,故曰“冬至”。

从冬至开始,白天会渐渐变长,古人认为这是“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”,所以把冬至当作年周期、大自然气运周期、万物生长周期的真正起点。在代表冬至的卦象中,本是全阴的六根阴爻的最下面一根已变成阳爻,所以冬至又称作“一阳生”。

冬至这一天,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白昼最短,黑夜最长,开始进入数九寒天。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。而冬至以后,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,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,民谚云: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。

冬至不仅只是节气,而且还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节日。古人把有冬至的月为“子月”,列于十二地支序的首位。此外,冬至还有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俗称,民间也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而且有互相庆贺、祭拜祖先的习俗。

合肥民间在过冬至节时,时兴吃南瓜糊。南瓜糊的做法是:先将封存已久的老南瓜洗净,然后切块放锅里煮至烂熟,再加以面粉搅拌成糊状,煮沸后即可吃,其味香甜可口,暖胃热身,为群众喜爱的应时餐食。因冬至日是一年中黑夜最长、白昼最短的一天,此日后便逐渐昼长夜短,故合肥民间有“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”之谚。

旧时,合肥民间习惯于冬至日进行葬坟活动。一种做法是将尚未落葬的“浮厝”,挖坑下埋;另一种做法是将朽棺中的尸骨残骸拣出(俗称“拣金”),装于瓦罐或坛子中,然后深埋地下。此外,还进行烧纸等祭悼活动。

合肥地区气候,在冬至日后逐渐转冷,民间素有自此日开始“数九”的习俗。从冬至日起,历九九八十一天,词曰:“一九二九懒伸手;三九四九冰上走;五九和六九,河边看杨柳;七九六十三,行人把衣单;八九燕归来;九九加一九,遍地耕牛走。”另有曰:“一九和二九,相逢懒伸手;三九二十七,相火如见蜜;四九中心腊,河里冻死鸭;五九四十五,沿河桩杨柳;七九六十三,行人把衣单;八九七十二,河开燕子来;九九八十一,遍地耕田急。”

合肥老话说“晴冬烂年”,意思是冬至之后的冬日如果持续天晴,过年就会阴雨连绵或大雪纷飞。

合肥老辈中至今还流行冬至大如年之说法。

以冬至作为岁首,从周代一直延续至汉代初年。汉武帝时实行夏历,将岁末推后至十二月,“冬至”才和岁终祭祀分离,成为一个单独的节日。

汉代以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府举行称为“贺冬”的祝贺仪式,此日例行放假,官场互相“拜冬”以为庆贺。《后汉书》载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”

魏晋六朝时,冬至称为“亚岁”,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;宋朝以后,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饮宴庆祝的大型节日,延续至今。

民谚云:“冬至大如年,先生不放(假)不给钱。冬至大似节,东家不放(工)不肯歇。”就是说,冬至像过年一样重要,学生、长短工都给享受假期。

《吴中岁时杂记》载:“冬至大如年,郡人最重冬至节。”冬至前一天,亲朋好友互相赠送食物,称为“冬至盘”。这天晚上人们设宴饮“节酒”过冬至夜。

“冬至大如年”,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祭祖。

比如肥东,从冬至前数日就可以祭祖扫墓,届时需焚化纸钱,燃放鞭炮。

这一天,本年新亡的死者也需入土为安。冬至节也是上祖坟、修坟整墓的日子。

冬日漫长苦闷,古代的文人墨客为了消解无聊,发明了“九九消寒图”等消遣娱乐的游戏,俗称为“画九”、“写九”。“九九消寒图”又简称“九九图”,常见的有图画、表格、文字等三种形式,也有联语式的,但不多见。

一、图画式。明朝刘侗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载:“冬至日,绘素梅一枝,为瓣八十有一,日染一瓣,瓣尽而九九出,则春深矣,谓之《九九消寒图》。”此俗在元朝时就已经出现,元人杨允孚《滦京杂咏》就曾记录。

二、表格式。此式样又名画铜钱。先绘制一个表格,共九行八十一格,日涂一圈(钱)于一格,上阴下晴,左风右雨,格满则寒消。《九九消寒表》不仅是一种消遣过冬的有趣做法,实际是也是对九九期间天气状况的一种详细气象记录。

三、文字式。此式样又名九九消寒句。即事先描好九个空格子,每格各为九笔一字,每天写一个笔画,九天就写完一个字,而每个字的九笔代表一个九,九字八十一笔画填写完毕,则九已尽矣。传世之句有清朝道光皇帝御笔亲撰的“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”。

四、联语式。又称为九九消寒联。即制作一副对联,上下两联共九九八十一个笔画。

发表评论